
博士點簡介
2020-09-03 核學院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博士點
一、學科概況
本學科研究粒子(重子、介子、輕子、規范粒子和夸克等)和原子核的性質、結構、相互作用及運動規律,探索物質世界更深層次的結構和更基本的運動規律。從根本意義上講,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處于整個物理學研究的最前沿,它們涉及從最微觀領域的規律到天體的形成與演化規律。核物理的研究曾導致了核能的廣泛利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實驗研究對極為精密和復雜的儀器設備以及先進實驗技術的需求是高新技術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近年來,由于各種大型加速器的建立和各種新型探測技術的出現,以及規范理論(包括量子色動力學和弱電統一理論)的發展,使人們從新的觀點研究粒子與原子核,包括各種相互作用、新核態、夸克-膠子系統和高能碰撞形成的各種物質形態等。隨著對這些具有挑戰性問題的深入了解,人類對物質世界更深層次的結構和運動規律的認識必將進一步深化。
二、培養目標
博士研究生應具有量子場論、粒子物理、核物理和近代數學堅實而寬廣的理論基礎,能夠深入地了解當代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并能對某些重要的前沿課題獨立開展富有創造性的實驗或理論研究工作。在實驗研究方面,熟練掌握粒子物理、核物理實驗技術及利用計算機在線獲取數據和離線分析數據的方法,或能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理論研究;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開拓進取、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學位獲得者應能勝任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業的教學、科學研究及開發與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原子核理論
2.實驗核物理
3.中子物理與中子應用技術
4.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及應用
5.核天體物理
6.激光核物理
7.核材料
8.粒子物理
放射化學博士點
一、學科概況
放射化學是研究放射性物質及與原子核轉變過程相關的化學問題的化學分支學科。放射化學與原子核物理對應地關聯和交織在一起,成為核科學技術的兩個兄弟學科。放射化學的基本任務是研究放射性元素及其衰變產物的化學性質和屬性。人工放射性和原子核裂變的發現、反應堆和高能加速器的建立等,對放射化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放射化學的研究內容不斷充實和發展。隨著核武器、核電站、核艦艇以及其它核動力裝置的研制成功,使核燃料的生產和回收、裂變產物的分離等放射化學工作得到巨大發展,促進了放射性核素性質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工農業、科學研究及醫藥衛生等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豐富了放射化學的研究內容,使它發展成為一門具有獨特研究目的和方法的學科。
近代放射化學主要研究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化學性質和核性質,其提取及制備、純化的化學過程和工藝,重點是核燃料鈾、钚、釷,超鈾元素及裂片元素;研究原子核的性質、結構、核反應及核衰變的規律,以及這些研究成果的應用;研究放射性物質的分離、分析以及核技術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研究放射性核素及其標記化合物和輻射源的制備,及其在國防、工農業、科學研究、醫學等領域中的應用。
二、培養目標
博士研究生應具有寬廣的化學及原子核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系統地掌握放射化學的專門知識、理論和研究方法,了解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并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內取得創造性成果;有適應交叉學科領域研究的能力,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及現代信息工具;畢業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相應的產業部門承擔和組織教學、科研、高科技開發以及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核能放射化學
2.環境放射化學
3.放射分析與核化學
4.放射性同位素技術及應用